亳州市綠之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
桔梗:為桔?浦参锝酃5母稍锔。別名包袱花、鈴鐺花、僧帽花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高20-120厘米,通常無毛,偶密被短毛,不分枝,極少上部分枝。葉全部輪生,部分輪生至全部互生,無柄或有極短的柄,葉片卵形,卵狀橢圓形至披針形,葉子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花暗藍色或暗紫白色。屬于栽培或野生,主產于安徽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、遼寧、吉林、內蒙古等地。味苦、辛,性平。歸肺經。功效宣肺、利咽、祛痰、排膿。臨床用名有桔梗、蜜炙桔梗。單憑名稱,有人會誤以為桔梗乃桔子的梗,但實際上與桔子或柑橘屬沒有直接關系。
生長習性
喜涼爽氣候,耐寒、喜陽光。宜栽培在海拔1100m以下的丘陵地帶,半服半陽的砂質壤土中,以富含功磷鉀肥的中性夾沙土生長較好,種子壽命為1年,在低溫下貯藏,能延長種子壽命。0~4℃干貯種子18個月,其發芽率比常溫貯藏提高3.5~4倍。種子發芽率70%,在溫度18~25℃,有足夠溫度,播種后15d出苗。[2]
繁殖
(一)采用種子繁殖:生長期2年。
用直播。桔梗種子細小,千粒重1.5g,發芽率85%,在溫度18~25℃、濕度足夠的情況下,播后10~15天出苗。冬播或春播:冬播于11月份~次年1月份,春播于3~4月份。以冬播為好,一般采用撒播。播時將種子用潮細沙土拌勻(比例為1盆土拌0.3kg種子)撒于畦面上,用掃帚輕掃一遍,以不見種子為度,稍作震壓。翌年春,出苗早齊。春播,要使出苗整齊,必須進行種子處理,或播后蓋草保濕(處理方法:將種子置于30℃溫水中浸泡,浸泡8小時撈出,用濕布包上,放在25~30℃的地方,上用濕麻片蓋好,進行催芽,每天用溫水沖濾一次。約5天時間,種子萌動即可播種)。播種方法同冬播,長期保持土壤濕潤,一般15天左右出苗。畝用種量2.5kg。
產季與產況/桔梗[植物] 編輯
野生桔梗3-4月、8-9月都可采挖,以秋季產者體重質堅質量較好。家種桔梗主要用種子繁殖,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為春播。11月上旬播種為冬播,冬播翌年出苗早而整齊比春播好。播種后第2-3年采收,春天在萌芽前,秋后在莖葉枯萎時采收。過早水分大,折干率低,過遲不易刮皮。野生或家種桔梗,采挖后去凈莖、葉、泥土,用竹刀或瓷片刮去外面灰黃色栓皮,洗凈后曬干。要及時趁鮮刮皮,時久栓皮難刮。如遇雨天,不要刮皮,可用濕土掩埋或在水中浸泡,待晴天再刮皮曬干。
藥材名稱
|
種子價格
(元/公斤)
|
畝用種量
(公斤)
|
播種期
|
生長期
|
畝產干貨
(公斤)
|
市場售價
(元公斤)
|
|
桔梗
|
--------
|
3
|
冬春
|
2年
|
400kg
|
16-30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