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枯球
夏枯球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果穗,入藥,味苦、辛,性寒,歸肝、膽經。用藥歷史在2000年以上。具有清肝火,散瘀結的功效。對目赤腫痛、頭痛眩暈以及高血壓、乳癰乳癌、口歪眼斜、痔瘡等均有較好的療效。
夏枯草夏枯球二者常被誤解為同一藥材,實質不同,藥效存在差異。夏枯球夏枯草的果穗,入藥部位與夏枯草截然不同,藥效有部分相同,但治病入藥需要按方使用。
性狀特征
夏枯球的外形呈短棒狀,一般長3-6厘米,直徑1-1.5厘米,淡棕色,全穗由數至10余輪宿存的花萼和苞片所組成,彼此重疊成寶塔形,每輪有對生苞片內 2片,呈扇形,頂端尾尖,淡黃
夏枯球植物形態-夏枯草 (5張)
色,脈紋明顯,外面有白毛;每一苞片內有花3朵,花冠多已脫落,宿存花萼二唇形,內有小堅果4枚,小堅果卵圓形,棕色,有光澤,尖端有白色突起,體輕,氣微,味淡,經穗長,紅棕色,不帶桿者為佳。
生長周期
此草初春開始破土生長,四月穗出,其花紫白,五月便枯。生長期為三個月的時間,穗長3-10公分左右,干后成棕褐色。
分布情況
夏枯球有野生和家種,由于家種品種療效好于野生品種,現野生品種逐漸被家種品種取代。夏枯球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,河南 安徽 云南 四川 以及沿海地區 。都可以種植 市場銷售以家種為主,安徽亳州綠之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提供種植技術 以及栽培指導、
|